來源:北京日報 時間:2023-02-06 11:15:56
2月2日,北京人藝后臺,濮存昕像以往每次《茶館》上演時一樣,在化裝間樓道里的小黑板上一筆一畫寫下“茶館”兩個大字,然后再在下面標注上從2月2日到2月12日每天的演出場次。從“726”到“734”,這一連串數字,是北京人藝“鎮院之寶”《茶館》從1957年一直演到這一輪的總場次。老戲迷也會在心里默默算一下,由梁冠華、楊立新、濮存昕從1999年開始挑大梁的這一版《茶館》,到這輪演完應該是360場,距離當年于是之、藍天野、鄭榕于1992年謝幕的初版《茶館》的演出374場,已經越來越接近了。
每年北京人藝“老裕泰”的開張,都是一件文化盛事。去年人藝70年院慶,《茶館》首次線上直播,更是創下了5000萬人次觀看的紀錄。今年,終于迎來疫情之后的百分百上座率,《茶館》1月19日開票,9場演出票秒光。能夠搶到票的觀眾無不歡呼“幸運”:“新年到人藝看場《茶館》,這可真是太大的享受??!”
(相關資料圖)
北京人藝人常說,“每年演《茶館》,就像過年一樣?!苯衲辍恫桊^》演出,正好趕上春節期間,所以對于北京人藝來說,可以說是雙喜臨門,大家借此歡聚一堂、共度佳節,整個后臺洋溢著喜慶的氣氛。但臨近演出前半個多小時,后臺就全部清場,變得非常安靜,演職人員各就各位,沒人再說笑喧鬧。雖然這出大戲年年都演,但臺前幕后,沒有一個人掉以輕心,大家都用一種守護“傳家寶”的心態去對待每一場演出,這也正是《茶館》這出人藝“看家大戲”能夠常演不衰的原因之一。
梁冠華:老舍先生的劇本太經典
在《茶館》舞臺上,有一本道具“賬簿”,每次演出,梁冠華都會在上面默默記錄下演出場次和每場演出情況,比如換了新演員,或者出現了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這厚厚的賬簿里,很多都是不能外傳的“幕后秘密”,因此也被劇組人笑稱為“變天賬”。每記滿一本,梁冠華便再換一本,雖然是劇中道具,但也成了“《茶館》大事記”的歷史文物?!艾F在已經是第三本了,從2014年開始用的。前面兩本有一本已經被人藝博物館收藏了?!?/p>
當年,梁冠華曾經參與過老版《茶館》的演出。他跑過黃胖子的龍套;還曾是英若誠扮演的劉麻子的C制,只是從來沒機會上臺演過這個角色。但《茶館》中所有的角色,他都爛熟于心,并且對那個時候老藝術家們的諄諄教導和嚴格要求至今難忘:“當年一個黃胖子上臺,老先生們就給我排了七八次?!?/p>
1999年,慧眼識珠的林兆華導演和北京人藝領導班子,選中了和于是之氣質迥異但極具特色的梁冠華來主演王利發這個無數演員夢寐以求的角色。二十多年來,梁冠華對這個角色早已從忐忑緊張、小心翼翼到從容自如、游刃有余了,但每次演出前,他仍會保持著極其謹慎的態度。
臨開演前四十分鐘,他就如同王掌柜附身一般,從化裝間獨自踱步到空無一人的舞臺上,在幽暗的燈光下,擺弄柜臺上的茶壺、杯子、抹布,檢查戲里要用的道具……而且每場演出,那些熟悉的臺詞也依然讓他心潮澎湃?!耙驗槔仙嵯壬奈淖?,和歷史、現實都結合得非常緊密,能夠感受到他劇本中那種對社會發展的洞見和預見,觀眾也能理解到這個作品的經典性。所以,真的讓人特別佩服!”
濮存昕:《茶館》具備文物一樣的品質
剛剛在人藝新戲《正紅旗下》中分別扮演老舍和老舍父親的濮存昕與楊立新,又登上了《茶館》的舞臺,成為老舍筆下的“常四爺”與“秦二爺”。他們兩個在后臺給自己化裝的過程,就連馮遠征都會感嘆:“那不是在化裝,而是在臉上作畫!每一筆皺紋,都畫得很細;每畫幾筆,還要瞇著眼睛看一看再畫。就這樣,在臉上畫幾百條皺紋。而這個過程,就是在進入角色?!?/p>
濮存昕認為,觀眾愛看《茶館》,演員們愛演《茶館》,很大原因是因為“老舍先生的臺詞寫得太好玩了!”“我們演員在臺上演戲,也有津津樂道的那種陶醉,生活中也經常會引用《茶館》的臺詞。于是之老師曾說,是文學養育著這個劇院,是這些了不起的作家們為劇院提供了文學的基礎和品質?!?/p>
焦菊隱導演對于《茶館》也同樣重要,濮存昕回憶道:“1999年復排《茶館》時,我請黃宗江老師來看戲,他一路上沒評論什么,只是說‘不容易’。那時林兆華導演對文本和布景都有了一些改動,老輩人尤其是對《茶館》有著特殊感情的老觀眾好像不大接受。2005年,紀念焦菊隱先生誕辰100年的時候,又改回到原版的樣子,這也是劇院對歷史、對前輩、對經典的尊重。我覺得,如果沒有更系統、更全面和更完整的創意,《茶館》就按照老樣子演下去。觀眾要看的就是這些有特色的人物和有味道的語言。其他的戲可以有新的面貌,但唯獨《茶館》,具備文物一樣的品質,它的傳統也是觀眾喜歡的理由之一。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品質上能夠向老前輩們看齊。在老舍先生的劇本空間里,在焦菊隱先生導演的氛圍中,我也很高興楊立新這些年承擔起復排的重任,演員們不斷提高品質,見賢思齊,讓這個戲繼續有標準地一直傳下去?!?/p>
楊立新:熟悉的生活是最大優勢
楊立新除了要在《茶館》中扮演“仨老頭”中的“秦二爺”,而且因為林兆華導演年事已高,因此多年來一直擔任《茶館》復排導演。但他堅決不肯別人叫他“復排執行導演”,他說他只能算個“組織者”“看守”:“幫著看著點,守著點,別讓該有的東西丟失了?!泵看巍恫桊^》排練,60多歲的他都會跑上跑下,一會兒在臺下,給其他演員“盯著點”,發現任何問題及時提出來;一會兒又跑到臺上,繼續演自己的角色。
在楊立新看來,當年人藝老藝術家排《茶館》《雷雨》這些戲時,有一個特別大的優勢,就是遇到什么地方不清楚怎么處理,可以直接問原作者是怎么想的,了解原作者的意圖?!岸覀冞@一輩的優勢,就在于曾經跟他們一起同臺演過戲,或者看過他們排練的過程。而且我們雖然年輕,但對北京的生活還比較熟悉?,F在,生活日新月異地變化,觀眾卻希望還能在臺上看到一個原汁原味的老北京。而這一輩年輕演員沒有見過老舍先生筆下的北京,那種生活也離我們遠去了,所以創作也就越來越難了?!?/p>
馮遠征:“傳幫帶”傳承人藝精神
在《茶館》中扮演“松二爺”的馮遠征,作為北京人藝院長,對“《茶館》的傳承與接班”更是一直放在心頭?!扒皫滋煳覀冞€在排練廳討論這個事,聊起年青一代什么時候能夠接班。大家都有一個想法,就是別等我們演不動的時候再交班,還是希望年輕人能盡早接班。拿濮哥的話說,趁我們干得動,還能夠幫助他們,否則年輕人平地起高樓的感覺,可能會吃力一些?!?/p>
讓馮遠征感到欣慰的是:“這兩年,劇院的老演員都積極回來和年輕人一起同臺,哪怕就是很小的角色,能看出他們對人藝未來充滿了期待,特別是對年輕人的這種期待,讓他們也特別希望能夠在自己干得動的情況下,多教年輕演員,這其實就是傳幫帶。大家在一起特別團結,而且很多年輕人確實也讓我們眼前一亮,給人藝帶來很多希望?!?/p>
從演員到院長,在人藝干了一輩子,馮遠征認為《茶館》久演不衰的秘密,首先是因為老藝術家們創立了北京人藝這個輝煌的劇院,一手把它打造成了金字招牌。雖然戲劇曾經有過低迷的階段,但是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也越來越關注文化?!跋裎覀冞@代人,從年輕到成長到成熟,現在也成老一輩了。我們沒有放棄人藝老藝術家創立的那些精神,我覺得這個特別重要,我們也希望把人藝的精神能夠繼續傳承下去?!保ㄎ?記者 王潤)
標簽: 北京人藝
北京人藝《茶館》為何常演不衰?眾主演解析看家大戲的幕后秘密-馮遠征:傳幫帶傳承人藝精神在《茶館》中扮演松二爺的馮遠征,作為北京人藝院長
近日,三亞一女子稱在海鮮市場買到藍環章魚,屆時引發熱議,后深圳市監局調查反應,未在山姆和沃爾瑪門店發現有“藍環章魚”,那藍環章魚的毒
新華社沈陽2月5日電 題:“花式”招工搭橋拓路——招聘會里看就業新活力武江民、趙躍澤2月4日正逢立春,在中國沈陽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今年
近日,有關“取消集中供地”的關注度比較高。主要原因是2023年2月2日網上公開了一份文件,文件內容是“規范住宅用地供應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
現場直擊2023行通濟|風車轉,好運來!市民歡樂行許多市民在路上拿著風車、生菜拍照留念。文、圖 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周文琪2023行通濟|佛山
瑞典游戲廠商ResolutionGames旗下VR射擊游戲「Blaston」現已登陸PICO平臺,支持PICO4和PICONeo3Link頭顯。Res
MetaCTOAndrewBosworth表示,MetaQuestPro面部表情跟蹤技術應用于其他MetaVR頭顯還需數年。去年年底推出的Quest
周報導讀●全新手部追蹤VR益智游戲「Silhouette」已登陸MetaQuest●模擬新聞導播VR游戲「NotForBroadcastVR」將于3月2